郭台強(正崴董事長)
轉貼來處:
正崴精密十年苦功 郭台強30倍的成長力道
啃書仔的閱讀心得:郭台強將最黃金的20年貢獻給鴻海,在強人哥哥郭台銘領導下默默承受當『綠葉』的滋味!44歲決定離開鴻海另創正崴再展建廠及管理功力,十年後搶下號稱最難纏蘋果電腦的代工訂單~成功雖然來得遲,但啃書仔卻頗為欣賞!
‧遠見 2007/06/28 多數投資人都喜歡把焦點放鴻海,但事實上郭台銘胞弟郭台強所掌舵的正崴,在十年苦練後,現也已搶進全球前五大手機廠的供應鏈,相繼突破微軟、蘋果等國際大廠的心防,搶下大筆訂單。多年操兵,郭台強的正崴能否再造另個鴻海帝國? 【作者/江逸之】 多數投資人都喜歡把焦點放鴻海,但事實上郭台銘胞弟郭台強所掌舵的正崴,在十年苦練後,現也已搶進全球前五大手機廠的供應鏈,相繼突破微軟、蘋果等國際大廠的心防,搶下大筆訂單。
(攝影/陳之俊) 多年操兵,郭台強的正崴能否再造另個鴻海帝國?
今年五一勞動節,一如過去幾年,愛爬山的正崴集團董事長郭台強率領著上千位員工與家屬,一大清早揮汗攀爬圓山步道。
55歲的郭台強,一路健步如飛,高大挺拔的他在綿延百公尺的人龍中,特別顯目。
休息時候,許多員工爭相與郭台強合照,他也熱絡地問候員工小孩的功課。
「他沒有台灣首富郭台銘的弟弟該有的派頭與架子,很容易跟大家打成一片,」正崴精密發言人廖桂隆形容自己的老闆,性格比較親切,與兄長郭台銘嚴格的個性迥然不同。
郭台強愛爬山,足跡踏遍了大台北地區的小山,而他的正崴集團也如同爬山一樣。1997年郭台強接任正崴董事長之後,持續攻克微軟、蘋果、摩托羅拉(MOTOROLA)、諾基亞(NOKIA)等,全球3C大廠的山頭。
與兄競速 十年成長近30倍
十年前,郭台強卸下鴻海總經理一職,當時正崴只是一家年營收17億元的小企業,甚至於還要跟老大哥鴻海共用土城老廠房。
十年後,郭台強帶領正崴從纜線連接器轉型為無線通訊、消費電子整合大廠,2006年集團營收達498億元(正崴精密營收435億元),成長近30倍,全球員工數破3萬2000人。
雖然多數投資人把焦點放在郭台銘的鴻海帝國,但事實上正崴正惦惦練功,搶進全球前五大手機廠的供應鏈,並成為微軟的最大供應伙伴,連業界公認最挑剔難纏的蘋果電腦,正崴也能靠著傑出的設計與量產能力,大口啃下蘋果銷售破億台的iPod連接器與線材訂單。
許多人喜歡把郭台強與郭台銘拿來相比,認為正崴的爆發力不如鴻海。
但是「郭台強把正崴帶得很穩健,」熟識郭家三兄弟20年的建築師吳瑞榮指出,正崴不同於鴻海的跳躍式發展,而是每年穩穩地維持三成成長力道。
正崴集團業績十年成長近30倍的關鍵在於,「彈性生產與貼近客戶需求,」正崴董事長郭台強面對媒體如此回答。
擴建力》醞釀起步.後發先至 從擴建廠經驗中迅速累積
1974年,郭台銘以新台幣10萬元資金創立鴻海。三年後,剛從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的郭台強進入鴻海工作。
1988年,郭台銘為了拓展國際大廠訂單,把負責工廠營運的總經理職務交給了郭台強,自己則御駕親征,在美國跑業務。
做中學與廣納意見,是郭台強從門外漢變成擴廠高手的祕訣。
1988年起肩負工廠產能擴增重責的郭台強,準備在台北縣土城興建第二座工廠,找了兩岸最會規劃廠房的建築師吳瑞榮來做簡報。
當時,吳瑞榮帶著兩位建築師面對大陣仗的鴻海高階主管,一般簡報只花兩個小時,那次卻花了超過六小時,因為「郭台強不斷問問題,從建材一直問到機電與空調的整合,簡直像在立法院備詢,」吳瑞榮喘了一口氣回憶,郭台強是他碰過最好學的總經理之一。
吳瑞榮對於郭台強的第一印象就是「他很用功,相較於郭台銘的強勢,郭台強更願意接受專業意見。」
直到深夜,吳瑞榮才由鴻海營建處長陪同離開會議室,他不好意思地對吳瑞榮說,「鴻海可能會找你們規劃興建廠房。」
做鴻海後勤,風雪中蓋廠出貨
當時,郭台銘在美國談下一筆機殼訂單,客戶要求三個月內出貨,郭台銘連夜打電話給郭台強與吳瑞榮,要求三個月內要蓋好一座工廠。
吳瑞榮與郭台強兩個人接下這一個不可能的任務,「工廠一邊趕工興建,一邊生產線連忙出貨。」
個性耿直的吳瑞榮比較,在建廠規劃上,郭台銘顯得霸氣十足,郭台強卻身段柔軟、好溝通,他所提出的蓋工廠專業建議,郭台強大都能夠接受,並且從中學習建廠規劃的專業知識。
「台灣接單,大陸垂直整合生產,最有經驗的是郭台強,」吳瑞榮觀察,郭台強擔任鴻海總經理十年,培養出他日後在生產線後勤支援的經營能力。
「郭台強就像是三國演義的魯肅,」永豐金證券協理鄭德珪這樣形容郭台強,就是稱讚他的內部管理與建廠能力很強,像正崴天津廠,在狂風暴雪的寒冬仍然在趕進度,如果是別的業者早就停工。
郭台強在幫鴻海建立起深圳龍華與昆山的生產基地之後,1997年正崴創辦人方正(郭台銘的高中同學)辦理現金增資,郭台強把鴻海股票換成正崴股票後,接任正崴董事長。
「一隻小老虎(郭台強)已經成熟,以郭台銘的霸氣,一山難容二虎,」吳瑞榮觀察老友另立門戶的象徵意義。
為正崴盤算,搶3C高速列車
郭台強把最黃金的22年貢獻給鴻海,44歲中年的他,才接下營收只有鴻海1∕14的正崴,「他不抱怨,反而覺得有更大的揮灑空間,」吳瑞榮透露。
但是郭台強離開鴻海,並沒有帶走任何一個他培養出來的營建處子弟兵,只靠自己過去在鴻海的建廠經驗,一邊跑業務,同時規劃建廠。
最初三年,正崴窩在鴻海土城老廠房。向外接訂單、採購,都必須說自己是鴻海的一個單位,才能引起別人重視。郭台強度過一段艱辛期,直到1999年股票上市,他才興奮地宣布要在東莞東坑蓋四期的廠房。
「許多人都笑他是小孩玩大車,」郭台強身邊的人笑說,1998年正崴營收才23億元,郭台強卻要大手筆蓋占地20萬平方公尺的東坑一廠,當時明基電通營收334億元,也只在蘇州蓋了5萬平方公尺的工廠。
連郭台銘也數落郭台強一頓,沒想到東坑的富東廠完工之後,正崴產能立刻填滿,馬上又在東莞、昆山與天津興建了工廠。
原因在於,正崴策略正確,搭上了的手機、消費電子的高速列車,精挑潛力客戶,才能一路跟隨產業趨勢成長。
【本文摘自遠見雜誌6月號部分內容】
留言列表